本報記者帶您走進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中國館——
“從過去走向未來”的奇幻旅程

![]() |
|
6月7日,距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開幕僅有兩天。世博園中,一派忙碌景象。行走在各個新奇獨特的展館間,遠遠就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,那里就是中國館了。
中國館入口處的墻壁上,從左至右依次描繪出甘肅嘉峪關、西安大雁塔等古絲綢之路途經(jīng)之地,以及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中國現(xiàn)代化大都市的建筑剪影。將視線上移,“風”“核”“水”“日”等以中國文字代表的能源符號及標識在藍天的映襯下獨具特色,呼應著本次世博會中國館“未來能源,綠色絲路”的主題。
進入展館,新奇的布展、先進的理念、強烈的互動性,讓我們經(jīng)歷了一場“從過去走向未來”的奇幻旅程。
1982到2017,世博路見證中國巨變
步入一扇金色環(huán)形大門,依次迎來的是序廳、能源走廊、智慧能源的一天、未來能源夢劇場、全球使命與伙伴等五大展區(qū)。
中國館組委會副主任、中國館政府代表、中國貿(mào)促會副會長王錦珍告訴記者,本次中國館將全面展示中國能源發(fā)展主張及對未來能源發(fā)展的思考!拔磥砟茉磳⑹墙鉀Q能源危機、促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重要載體。中國圍繞開發(fā)、利用、保護新能源所做的思考與實踐,正是本次世博會中國館所要展示的重點和亮點:‘綠色絲路’則深刻詮釋了‘一帶一路’倡議下中國的綠色發(fā)展理念!
這位“老世博”忍不住向記者分享了一段難忘的經(jīng)歷。
中國重返世博會舞臺,是在1982年。那年在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舉行的世博會,主題是“能源推動世界”。第一次參加世博會,中國缺少展館建設經(jīng)驗,帶到中國館去陳列的除一些珍貴文物外,還有不少農(nóng)產(chǎn)品。只是在門口的一口沼氣池,還算是呼應了“能源”的主題。
巧得很,35年后,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的主題是“未來能源”。兩個主題,顯示出在發(fā)展理念和實踐層面的跨越。
這次專項世博會的中國館,也遠非昔日可比。進入中國館,人們親身感受到滿滿的“中國能量”——
能源走廊展廳內(nèi),水轉大紡車、鄭和寶船、大慶油田、秦山和大亞灣核電站、三峽水電站的模型依次顯現(xiàn),講述著中國從古至今、從傳統(tǒng)化石能源到新型能源發(fā)展歷程中的代表性事件與成就,展示了中國能源發(fā)展簡史;
坐上高鐵列車模擬駕駛艙,從陜西西安出發(fā)途經(jīng)甘肅、新疆,抵達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園區(qū),體驗不同地理、氣候條件下高鐵列車駕駛感受,欣賞中哈兩國的美麗風光和有關能源合作項目;
“未來能源夢劇場”主題影院內(nèi)放映的影片,緊扣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和未來能源夢想等元素,以能源轉型和“人造太陽”核聚變能源為核心落腳點,講述故事主人公追尋光明、探索新能源、反哺大自然的故事,詮釋中國對未來能源的探索和實踐。
兩天前,上合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在經(jīng)過三峽水電站內(nèi)容的展臺時,脫口念出了“三峽”的中文。在他看來,中國此次展示的能源技術具有國際一流水平,中國的能源利用歷程值得世界了解,中國的能源開發(fā)成就值得世界尊敬。
6月4日,中國館試運營期間,“人造太陽”核聚變模型、“華龍一號”模型等高端科技讓進館觀眾應接不暇,人們紛紛表達希望這些技術在哈薩克斯坦得到應用的強烈愿望。哈薩克斯坦第一副外長、阿斯塔納世博會政府代表若希巴耶夫直言,相信中國館將是本次世博會最精彩的國家展館之一。
2013到2017,一帶一路聯(lián)通世界未來
中國館占地1000平方米,是除哈薩克斯坦館以外最大的展館。中國館在所有參展國中成功實現(xiàn)了4個第一,即第一批確認參展、第一個啟動施工、第一個完成施工和第一個試運營,切實落實了習近平主席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(tǒng)關于中方支持辦好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的共識。
中國為什么如此重視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?王錦珍告訴記者:哈薩克斯坦是習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(jīng)濟帶倡議的國家,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伙伴,更是與中國開展產(chǎn)能合作的重點國家。專項世博會在哈薩克斯坦舉辦,恰逢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后、中哈建交25周年兩個重要時間節(jié)點。中國高質量參加阿斯塔納世博會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重要舉措。
習近平主席在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強調(diào),要將“一帶一路”建成和平之路、繁榮之路、開放之路、創(chuàng)新之路和文明之路。世博會作為聚焦和平與發(fā)展、推動貿(mào)易投資、展示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、體現(xiàn)各文明交流的國際盛會,正是凝聚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共識的絕佳平臺。
中國館還有一大亮點——是中國在海外舉辦的世博會上,參展大型企業(yè)和省區(qū)市最多的一次。各省區(qū)市策劃了超過200場、涉及2000多家企業(yè)的一系列經(jīng)貿(mào)、文化和旅游活動。上海能源主題展覽會、北京世園會和冬奧會推介活動、陜西秦兵馬俑等文物展都將相繼亮相。企業(yè)的對接、城市的亮相、文化的展現(xiàn),讓中國館成為對接“一帶一路”合作項目的平臺,也為增進了解、加強交流提供了機遇。
在中國館門口,記者遇到了一批中國館志愿者,他們來自北大、上外、北二外、華師大、黑龍江大學等近10所高校,精通哈薩克語、俄語,即將承擔起中國館展示講解、禮賓接待和活動組織工作。他們將向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講述中國能源發(fā)展的歷程,講述中國與世界共同發(fā)展的美好未來。
。ū緢蟀⑺顾{6月7日電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7年06月08日 02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