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好“一帶一路”故事的三聲境界:潤物細無聲、大音希聲、此時無聲勝有聲
——新時代中國與發(fā)展中國家政策圓桌在京舉行

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新時代中國與發(fā)展中國家政策圓桌13日在京舉行,論壇圍繞回顧與展望“一帶一路”的對外宣傳,”一帶一路”在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、孟加拉國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等主題,多位在場學者嘉賓進行務實交流與深入探討。
如何講好“一帶一路”故事
“一帶一路”近五年來,一直是對外傳播實踐的重大主題之一,如何多渠道多角度把“一帶一路”故事講得精彩,立體化展現(xiàn)豐碩成果,為推動“一帶一路”發(fā)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(huán)境,是眾多學者專家共同關心的話題。
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主任、研究員于運全表示,“一帶一路”引起更國際社會廣泛關注,首先是我們依靠實際行動贏得了點贊,尤其是在廣大發(fā)展中國家。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有許多直接的工程項目,總體上是扎扎實實對沿線國家經濟發(fā)展有所助益,帶動了就業(yè)、引起了別人的點贊和關注。
于運全指出,根據(jù)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顯示,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從全球的認知度不到10%到去年的20%左右,在東南亞國家和中東歐國家的某些地方甚至達到40%的認知度和認可度。很多受眾認為“一帶一路”不論給個人、國家、還是區(qū)域的發(fā)展帶來了正面積極的影響,這是我們講好“一帶一路”故事的基本前提。如何通過“一帶一路”講好中國故事,樹立好中國形象,前提也是扎扎實實將“一帶一路”的項目不忘初心地做好。
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賈文山認為,應在理論上回應西方的質疑和批判。特別是“新殖民主義”等核心的批判聲一定要回應。此外,對“一帶一路”的研究還須科學化、學科化。
“‘一帶一路’建設是偉大的事業(yè),需要偉大的實踐。講好‘一帶一路’故事,也是偉大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,不只是建設‘一帶一路’的先導,伴隨著‘一帶一路’建設的整個進程,久久為功,步步為營,積小勝為大勝,不存在畢其功于一役,達到三聲境界:潤物細無聲,大音希聲,此時無聲勝有聲!敝袊嗣翊髮W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說。
“一帶一路”在南亞面臨的問題與對策
南亞是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實施的重點區(qū)域之一,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六大經濟走廊里有兩條主要位于南亞地區(qū),即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。南亞的主要國家都面臨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,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為該地區(qū)國家基礎設施改善以及經濟發(fā)展帶來新的機遇。然而,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,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能否在南亞地區(qū)順利開展也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。
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員副院長榮鷹認為,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在南亞推進面臨若干問題。從內部因素來說,一是政治和安全風險非常突出。主要是走廊的建設或者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改變了當?shù)貎炔康睦娓窬只蛘呤钦螒B(tài)勢;二是項目的可持續(xù)性問題;三是相關的就是當?shù)貒业闹卫砟芰Ρ容^突出;四是對當?shù)厣鐣䦷淼臎_擊。外部因素就是地緣政治的因素,本身中印兩國在南亞就面臨著競爭,“一帶一路”的推進,特別涉及到中巴經濟走廊,面臨的問題就更加復雜。對此,榮鷹給出3點建議:一是要堅定信心,明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定位;二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是推進兩個構建,特別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,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,還有一些需要不斷完善的內容;三是怎么樣通過廣泛多層次對話來加強溝通,尋求更好的合作;四是“一帶一路”背后的經驗、發(fā)展道路的探索,這些經驗和探索在南亞地區(qū)可適用的問題,幫助南亞地區(qū),共同探索尋找符合南亞國情的發(fā)展道路。
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、中國南亞學會理事成錫忠則建議,海外安保要跟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步伐,為“一帶一路”服務。他提出了3點:首先是政府要給定向支持,大力培育民間安保企業(yè)的安全保障能力;第二,政府指導,鼓勵有關民營安保公司、安全公司、咨詢公司聯(lián)手在全球打造反恐安全、反劫持、反綁架情報收集網絡;第三,政府應該出臺政策,鼓勵大型國企用自己的安保,以大型國企帶動中國的安保走出去。
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5周年之際,專家學者齊聚一堂,通過發(fā)展經驗的交流、深入地政策研究,共同探討如何應對“一帶一路”未來的挑戰(zhàn)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