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“銀發(fā)族”仍在適應與機器“對話”

人民網首爾7月11日電 (楊曉娜) 作為信息技術強國,韓國是率先進入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核心的第四次產業(yè)革命的國家之一。韓國不僅大力推動產業(yè)智能化,也將數字技術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。在韓國,設置自助機器的公共場所比例逐漸增多。年輕人可以很快適應,盡享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。然而,已經習慣了人工服務的韓國“銀發(fā)一族”,在科技產物面前,時常感到陌生與無助。
據韓國信息化振興院在2018年對“數字信息落差實態(tài)”的調查顯示,70歲以上老人中,僅有42%對數字信息有所應用。另據韓國一家金融機構數據統(tǒng)計,2017年和2018年,韓國60歲以上老人被金融詐騙的金額分別為296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1.7億元)、987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5.8億元),呈現大幅增加趨勢。
韓國老人群體面對數字技術倍感無助
2019年8月,韓國教育頻道EBS為制作一檔老人為主題的記錄片,對老人們使用數字信息服務的情況進行了實錄。其中,一位77歲的韓國老人在銀行第一次嘗試使用銀行提款機,倍感不便,但勉強成功;老人隨后來到快餐店,面對自助下單機,愁眉不展,不知如何操作;而在嘗試使用軟件訂購電視購物產品時,對于各種優(yōu)惠,老人仿佛在面對“天書”。
老人的經歷在韓國并不是特例。紀錄片還指出,目前很多公共機構和服務行業(yè)推出網上預約制度,大多數老人如需線上預約或結算,還是會讓子女幫忙。老人們對于直接操作網絡或智能設備,仍感覺有很大難度。甚至有老人坦言,“感到已被時代孤立”。
降低科技應用落差 助老人擺脫“數字文盲”
韓國社會專家表示,降低科技應用落差,幫助老人擺脫“數字文盲”勢在必行。韓國各地福利機構也在陸續(xù)推出幫助老年人熟練掌握智能設備、自助取款機的培訓課程。
2018年,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部編制124.13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7400萬元)預算,以消除信息落差。而2019年的預算減少8.4%,支持力度有減少趨勢。
韓國政府表示,數字技術的落差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之間產生嚴重的矛盾代溝。所有人都應該享受智能時代的福利。除了政策支持,社會應該對老人給予更多的關心,因為每個人終將成為老人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