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25無問西東國際對話展:從上海到羅馬”藝術展覽舉行


人民網羅馬7月24日電(記者謝亞宏) “2025無問西東國際對話展:從上海到羅馬”近日在意大利國家現(xiàn)當代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。作為中意建交55周年文化交流系列的重要項目,本次展覽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、意大利國家現(xiàn)當代美術館、上海市美術家協(xié)會聯(lián)合主辦,中藝國際承辦,獲得意大利外交部和文化部、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、羅馬國立美術學院、佛羅倫薩美術學院、羅馬藝術大學的榮譽支持,由上海大學指導,并由上海文化發(fā)展基金項目資助。中國駐意大利大使賈桂德、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長喬治·西利等嘉賓出席了展覽開幕式。
本次展覽以“從上海到羅馬”的地理路徑為線索,以“無問西東”的精神為核心,匯聚49位中意兩國藝術家的多件當代藝術作品,嘗試打破文化、時間與媒介的界限,在尊重差異中探索交匯,在多樣表達中尋找共鳴。
意大利國家現(xiàn)當代美術館館長雷娜塔·克里斯蒂娜·馬贊蒂尼表示,如今的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無論在政治還是文化方面,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。此次展覽是意中兩大古老文明之間對話的具體實踐,有助于構建跨文化的知識與合作橋梁,進一步加深本就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交流的意中關系。
賈桂德指出,近年來,兩國在人文領域深耕厚植,碩果累累,使中意全面戰(zhàn)略伙伴關系的內涵日益豐富。本展覽正是兩國互尊互信、互惠互利、攜手前行的最好寫照。
意大利外交部代表德·佩迪斯表示,人們常常通過馬可·波羅和利瑪竇這樣的歷史人物來講述意中關系,但真正的民間友誼應當建立在當下的對話、互相傾聽與文化交流之上。這場展覽正是這一對話的真實體現(xiàn),反映了意中藝術與文化關系的活力。
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指出,本次展覽是中國文化“走出去”的一次生動實踐,是以當代藝術語言介入世界敘事體系的重要嘗試。對于上海美術學院而言,本次展覽既是藝術傳播平臺,更是教育創(chuàng)新的實驗場。它標志著中國美術教育正從本土走向國際,走向融合,走向未來。
中藝國際創(chuàng)始人張修中表示,中藝國際始終致力于推動中意文化的理解與欣賞,而此次展覽,正是這一使命的重要見證。未來各方將繼續(xù)以尊重、對話與文化的深度為核心,堅定不移地搭建更多中意之間的文化通道。
此次展覽將持續(xù)至2025年9月14日。未來,上海美術學院將繼續(xù)以“無問西東”項目為平臺,匯聚全球視野與在地經驗,推動中國藝術與世界文化在更高層面上的對話與共振。中藝國際與上海美術學院將攜手在多元語境中激發(fā)交流潛能、提升國際影響,為中國藝術走向世界注入不竭動力,助力構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新圖景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