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離不棄——為了生命尊嚴的守望
“我懷著深深的悲痛與遺憾告訴大家,根據(jù)海事衛(wèi)星組織的新數(shù)據(jù),MH370客機已終結于南印度洋。”3月24日22時許,納吉布總理宣布了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。
電視臺直播傳來家屬的哭泣聲……
“17天,我們等來了最不愿聽到的消息。”有網(wǎng)友這樣寫道。
但這一宣布,并不意味著搜尋的終結。為了生命的尊嚴與守望,必須繼續(xù)搜尋。
就在馬方宣布前4天里,搜尋有兩次重要發(fā)現(xiàn):
——3月20日上午,正在國會發(fā)言的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宣布:澳方在衛(wèi)星圖像上發(fā)現(xiàn)印度洋中兩個疑似馬航370航班殘骸的物體。澳海事安全局當天說,上述物體位于珀斯西南方向約2500公里處。
這意味著,此前的“希望之弧”縮小為南印度洋上一個兇多吉少的海域。
——3月22日傍晚,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稱:中國衛(wèi)星在印度洋南部海域發(fā)現(xiàn)長約22米、寬約13米的疑似漂浮物,距澳公布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。
一張?账褜ご缶W(wǎng)迅速鋪開: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美國軍機先后趕赴目標海域,挪威“圣彼得堡”號貨輪臨時改變航向展開搜尋。
中國空軍2架伊爾-76飛機飛赴澳大利亞;“雪龍”號科考船臨時改線直奔疑似漂浮物海域;昆侖山艦、千島湖艦和?谂灥燃铀俦枷蚰嫌《妊;“海巡01”“南海救115”等船只也日夜兼程前往;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協(xié)調60余艘中國過往商船參與搜尋……中國投入的力量前所未有。
這是一個新的標志,中國成為搜尋工作的中堅力量。調用20多顆衛(wèi)星,軍機起飛,艦船劈浪——為了生命,為了真相,搜尋、再搜尋,向前、再向前。
南印度洋,氣候惡劣,反復無常。遇到惡劣天氣,原定的飛行計劃不得不取消。為了能參與每一天的搜尋,中國軍機總是爭取作為第一架次起飛,盡管這意味著機組人員凌晨4時就要開始準備。洋面上搜索主要依靠肉眼和望遠鏡。為此,澳大利亞專門租用了民用客機,搭載有經(jīng)驗的觀察員前往搜尋。
南印度洋,水文復雜,水深浪急。珀斯以西的海域,更是世界上有名的“條件最惡劣”、“最人跡罕至”的角落。瞬息萬變的洋流,使得任何衛(wèi)星或飛機發(fā)現(xiàn)的疑似物隔日都有可能移動上百公里。為了不錯過任何可能的目標,搜尋艦船日夜兼程,不斷變換海區(qū),國際搜尋人員不顧疲勞,忍受著身體的極限。
“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困難的一次搜索,”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對記者如是說。
時間刻不容緩:隨著飛機失聯(lián)屆滿一月,黑匣子的信號在逐漸減弱,世界上最頂尖的設備不斷加入搜尋行列:英國皇家海軍派出的“特拉法爾加”級核潛艇“不懈”號和“回聲”號測量船,美方提供的拖曳聲波定位儀和“藍鰭金槍魚”自主式水下航行器,相繼抵達相關海域,為尋找黑匣子再增力量。
然而廣袤的南印度洋再次跟人類開了個殘酷的玩笑,無論是時隱時現(xiàn)的脈沖信號,還是搜索海域發(fā)現(xiàn)的油跡,抑或是珀斯以南沖到岸邊的疑似物體,在一次次為搜尋工作帶來希望的同時,尚未能幫助人們在通向真相的路上再進一步。
如果說遺憾背后有著溫暖,那就是國際搜尋行動中的真誠合作。這鍥而不舍的精神,展現(xiàn)了人類社會尊重生命、為了生命的共同理念。
上一頁 | 下一頁 |